實驗室CMA認證的辦理流程 步:建立體系:檢驗檢測實驗室建立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 第二步: 提交申請:檢驗檢測實驗室按要求提交實驗室CMA資質認定申請書以及相關資料。 第三步:受理決定: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審查實驗室CMA認證申請資料,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 第四步:文件評審:評審組審查申請資料,確定是否安排現場評審。 第五步:現場評審:對提交實驗室CMA認證的機構進行現場評審。 第六步:整改驗收:需要時,不符合項的整改驗收。 第七步:批準發(fā)證:評定,批準,頒發(fā)認定證書。 第八步:后續(xù)工作:獲得實驗室CMA認證后的監(jiān)督和復評審。
實驗室CMA計量認證(中國計量認證)概述: 中國計量認證簡稱“CMA”,英文譯名為“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縮寫。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規(guī)定,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及可靠性進行的一種的認證及評價。這種認證對象是所有對社會出具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機構及其它各類實驗室;如各種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環(huán)境檢測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等。 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允許其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計量認證標記;有CMA計量認證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于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系統地闡述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體系全過程、要求和規(guī)定的文件。 一般來說,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主要是指以下3類: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文件。質量手冊是一個檢測機構的綱領性文件,它闡明了機構質量方針,描述了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手冊必須嚴格遵從2016年6月發(fā)布的新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評審準則》要求,對每一個條款如何遵循做出描述,對其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應達到什么水平、要做什么、應有什么,做出明確的規(guī)范及描述,是檢驗檢測機構全體人員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質量管理體系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循的基本準則,是保證體系活動有效開展的依據。 在編寫過程中,應先準確理解新版《準則》《釋義》的要求,結合檢測機構的實際情況,逐條對照《準則》27個條款,對檢測機構的組織、人員、工作場所和環(huán)境、設施設備、質量管理體系,根據機構的特點,適合自身質量方針以及工作特點逐條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規(guī)范描述。
根據計量認證管理法規(guī)規(guī)定,經計量認證合格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數據,用于貿易的出證、產品質量評成果鑒定作為公證數據具有法律效力。未經計量認證的技術機構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屬于違法行為,違法必中國已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農、漁、林、機械、郵電、化工、輕工、電工、冶金、地質交通、城建環(huán)保、防護、水利等行業(yè)、部門,已開比較齊全的檢測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