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材中的插畫,被網友指出審美有惡趣味,整體水平也堪憂,此事這兩天登上熱搜。受到“插畫事件”牽連,媒體和網友開始審視人教社教材的周邊,發(fā)現一款高價產品:人教社出的硬件學習終端Pad,售價在3680元-4380元一臺。 也難怪網友質疑,4000元在市場上能買到相當高水準的數碼產品了。查看人教社官網可以發(fā)現,人教社Pad配置低端,采用10.1英寸1200*1920分辨率的大屏,搭載聯發(fā)科2015年推出的MT8173四核處理器,最高存儲規(guī)格為4+64GB,運行Android 6.0系統(tǒng)。而蘋果公司2021年推出的10.2英寸ipad9,售價才3299元。 當然,人教社Pad是和人教社教材綁定的。使用人教社的Pad,可以在數碼平臺使用教材、教輔,它是移動的教材,內容比教材更豐富。這是它和其他數碼產品相比的優(yōu)勢,蘋果的ipad再高級,也無法直接用人教社教材。 有記者采訪人教社相關部門,回應稱這些Pad不是零售的,而是要集體訂貨。查看相關報道會發(fā)現,人教社Pad的客戶,基本都是各地的教育部門,應該是由地方教育部門統(tǒng)一采購,再做進一步分發(fā)。 這樣的回應,解除了我們的一部分擔憂,至少普通家長不用直接面對這款“高價”產品。但是,統(tǒng)一采購其實也內涵了另一種隱憂:一些地方教育部門,是否會把必需采購人教社Pad看作是一種“潛規(guī)則”? 假定一個地區(qū)的A縣教育部門采購幾百臺Pad,分發(fā)到各個學校供學生使用,而另一個縣則沒有采購,這是不是一種教育上的不公平?畢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需要支付學費,但這樣的設施費,也會納入公共財政。 考慮到人教社的特殊屬性和地位,它在教材制作和出售方面,具備先天的優(yōu)勢。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對人教社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信賴。教材和教學大綱是人教社的,考試也是根據教學大綱命題,人教社本身就自帶權威。 也正因此,人教社必須慎重對待這種信賴。比如,有些人指責人教社教材插畫質量不佳,是為了利潤丟了質量。人們之所以以更嚴格的目光來審視人教社,都是有道理的。因為人教社并不是純粹的商業(yè)機構,不能只考慮自己利潤的最大化,還要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 這樣,我們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插畫問題。在出版和設計業(yè)都極為繁榮的今天,市面上的繪本,插畫水平已經相當高,為何人教社的插畫看上去這么粗糙? 同樣,人們也有理由擔心人教社的Pad。把一種普及性的教材和一款Pad綁定,對其他教材和數碼產品是不是公平的?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采購Pad,是否有攤派因素?在采購后又該如何分配這些Pad?這些問題,都會自然而然地在公眾心中滋長。 質疑的背后,也是公眾對人教社的期待。人們希望它不是普通的出版機構,希望它能認識到自己是“教育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關乎到整個國民心靈的構建。相信人教社能夠充分認識到這種期待,至少可以把插畫和Pad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