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投標保函無全國統(tǒng)一收費標準,屬于市場調節(jié)價,主要由銀行結合保函金額、企業(yè)資質等因素定價,常見按比例收費、固定收費兩種模式,部分還設有收費門檻,具體標準如下:
按保函金額比例收費
這是主流收費方式,多數銀行按保函金額的0.5‰ - 3‰按季度計收。若按年化計算,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這類專業(yè)擔保機構的投標保函基礎年化費率為 0.2%。不同資質企業(yè)費率差異明顯,比如 AAA 級優(yōu)質企業(yè)費率可低至 0.3‰,而信用評級較低的企業(yè)可能上浮至 1.5‰甚至更高,以此覆蓋銀行潛在風險。例如 100 萬元的投標保函,按年化 0.6% 計算,一年費用約 6000 元,若僅需半年則按 0.3% 計收,費用約 3000 元。
固定金額收費
該模式多見于金額較小的投標保函或線上電子保函渠道,不與保函金額強掛鉤。像云保通等第三方電子保函平臺,投標保函收費 200 元起 / 筆;部分銀行對小額投標保函也會采用固定收費,避免因金額過低導致手續(xù)費不足,這類固定費用通常集中在 200 - 500 元區(qū)間,適合小微企業(yè)參與的小額招標項目。
收費門檻限制
不少銀行會設置單筆收費標準,防止小金額保函的手續(xù)費過低。比如工商銀行明確投標保函收取 100 元 / 季,即便按比例計算的費用低于該標準,也需按 100 元繳納。部分小型銀行或區(qū)域性銀行的收費可能稍高,約 200 元 / 筆,具體需以銀行實際規(guī)定為準。
其他額外費用
除核心費用外,少數場景可能產生附加費用。例如部分銀行線下辦理時會收取少量開函手續(xù)費或審批費;若需銀行代為傳遞保函文件,可能產生郵寄或跨境傳遞費用。不過現在多數銀行支持線上辦理,這類額外費用已逐漸減少,且通過電子保函平臺辦理時,通常無此類附加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