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備定位:手工核心的半自動升級
濟南宏金手工腐竹機并非全自動化設備,而是以 “人工起皮 + 關鍵工序機械化” 為核心的半自動生產線。它保留了傳統(tǒng)手工制作中 “看皮揭皮” 的精髓,通過機械裝置解決加熱不均、能耗過高、產能有限等痛點,適配家庭作坊、小型加工廠及特色食品商戶的生產需求,實現(xiàn) “一人可操作、風味不打折、效率翻數倍” 的生產狀態(tài)。
二、核心工作原理
基于大豆蛋白質加熱結膜的傳統(tǒng)工藝,設備創(chuàng)新采用 “夾層恒溫加熱 + 人工揭皮” 模式:
恒溫結膜:設備主體為帶夾層的不銹鋼成型槽,夾層內注水并通過蒸汽或燃料加熱,經智能溫控系統(tǒng)將水溫穩(wěn)定在 85-95℃,使槽內豆?jié){表面均勻受熱,3.5-4 分鐘即可形成完整油皮;
手工揭皮:操作人員可觀察油皮厚度與色澤,從成型槽尾端向爐口方向依次揭起,保留手工對腐竹品質的即時把控;
烘干:加熱產生的溫被回收至烘干區(qū)域,使揭下的腐竹自然脫水,無需額外能耗即可完成初加工。
三、設備核心配置與性能優(yōu)勢
(一)材質與結構設計
食品級材質:接觸食品的成型槽、料筒等部件均采用 304 不銹鋼打造,耐腐蝕且易清洗,符合食品衛(wèi)生標準,避免豆?jié){與金屬發(fā)生反應影響風味;
模塊化組裝:由蒸汽加熱桶、磨漿機、抽漿機、成型模具盒、移動車架等組成,結構簡潔且拆卸方便,清洗時無衛(wèi)生死角,適配小空間生產需求;
靈活加熱適配:支持燒柴、煤、秸稈等多種燃料,也可直接接入蒸汽源,無需復雜改造即可投產,煙囪高度僅需 2-3 米,對場地要求極低。
(二)手工友好型功能亮點
恒溫控制系統(tǒng)
配備數顯水溫表與自動控溫裝置,可將豆?jié){加熱溫度誤差控制在 ±2℃以內,解決傳統(tǒng)大鐵鍋 “局部過熱焦皮、溫度不足結膜慢” 的問題,確保每批次腐竹色澤金黃、質地均勻。
節(jié)能設計
采用管道式蒸汽噴發(fā)加熱,升熱快且熱能利用率超 85%,相比傳統(tǒng)工藝節(jié)能 60% 以上;同時老漿可經過濾后重新利用,減少原料損耗,實現(xiàn) “一斤大豆出 7 兩腐竹” 的高出品率。
人性化操作適配
成型槽分隔為多個小方格,適配單張腐竹的標準尺寸,方便手工揭取且不易破損;設備高度貼合人體操作習慣,操作人員直立即可完成加漿、揭皮等動作,降低勞動強度。
品質調控靈活性
可通過調整豆?jié){濃度、加熱溫度與揭皮間隔,生產薄油皮、厚腐竹、支竹等不同品類;即使遇到質差漿水,經設備工藝處理后仍可制成優(yōu)質腐竹,提升原料利用率。
四、適用場景與生產效益
(一)核心適用對象
家庭作坊 / 初創(chuàng)商戶:A 型生產線一人即可獨立操作,日產能 100-300 斤,適配農貿市場、社區(qū)門店 “現(xiàn)做現(xiàn)賣” 模式,可現(xiàn)場展示手工揭皮過程,增強消費者信任;
小型豆制品廠:B 型生產線可實現(xiàn) 12 小時連續(xù)生產,日產能提升至 800 斤,配合磨漿、煮漿前序設備,形成簡易生產線,滿足區(qū)域商超、餐飲企業(yè)的供貨需求;
特色食品加工戶:適合生產地域風味腐竹,人工揭皮環(huán)節(jié)可靈活調整工藝,保留手工制作的獨特口感,適配高端食材市場。
(二)生產效益提升
以日產能 400 斤的 A 型生產線為例,相比傳統(tǒng)手工生產:
效率提升:傳統(tǒng) 5 人日產能僅 80 斤,該設備 2 人即可實現(xiàn) 400 斤產能,效率提升 5 倍;
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從每月 4.5 萬元降至 1.2 萬元,能耗成本降低 60%,年綜合節(jié)省超 40 萬元;
品質優(yōu)化:殘次率從傳統(tǒng)的 15% 降至 1% 以下,產品合格率大幅提升,減少退貨損失。
五、廠家服務與保障
技術支持:提供 1 對 1 上門培訓,涵蓋大豆浸泡比例、豆?jié){濃度調節(jié)、揭皮時機把控等核心工藝,配套操作手冊與視頻教程,新手 3 天即可獨立操作;
售后保障:整機質保 1 年,核心部件(溫控系統(tǒng)、加熱裝置)延長至 2 年,24 小時在線客服響應,省內 24 小時、省外 48 小時工程師上門維修;
增值服務:免費提供廠房規(guī)劃建議,可根據產能需求定制設備尺寸;定期更新特色配方(如雜糧腐竹、即食腐竹),助力產品升級;終身供應零部件,支持后期產能升級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