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電鍍:通過光刻技術定義線路圖形,然后對圖形區(qū)域進行電鍍加厚,如鍍銅至 5-15μm,以形成導線主體。對于高頻高速線路板,常采用脈沖電鍍或周期反向電鍍,以改善鍍層結晶結構。
鍍層相關故障
鍍層不均勻 / 厚度偏差:高頻線路對厚度一致性要求,故障表現(xiàn)為局部鍍層偏厚或偏薄,直接導致阻抗波動超標。多因電流密度分布不均、鍍液攪拌不充分,或光刻膠開窗精度偏差引發(fā)。
鍍層附著力差 / 脫落:后續(xù)焊接或使用中鍍層起皮、剝離,常見于羅杰斯等特殊基材。主要是前處理不徹底(殘留油污、氧化層),或基材未做等離子體活化處理,導致鍍層與基材結合力不足。
鍍層粗糙 / 針孔:表面出現(xiàn)顆粒狀凸起或微小孔洞,影響信號傳輸平滑性。成因包括鍍液雜質過多、添加劑比例失衡,或電鍍時氫氣析出未及時排出。
鍍層氧化 / 變色:尤其銀鍍層易出現(xiàn)發(fā)黃、發(fā)黑,降低導電性。多因后處理未及時做防氧化涂覆,或儲存環(huán)境濕度、溫度超標。
信號性能相關故障
阻抗超標:高頻信號傳輸時阻抗波動超過 ±3%,導致信號反射、損耗增大。除了鍍層厚度不均,還可能是鍍層結晶結構不佳(如銅鍍層晶粒粗大),或線路側蝕嚴重破壞阻抗設計。
高頻損耗異常:插入損耗、回波損耗不達標,常見于脈沖電鍍工藝參數(shù)不當。比如脈沖頻率、占空比設置不合理,導致鍍層趨膚效應增強,信號衰減加劇。
圖形電鍍:加厚功能鍍層
優(yōu)先采用脈沖電鍍或周期反向電鍍,在線路裸露區(qū)域沉積銅層(厚度 5-15μm),保證鍍層結晶細密、低電阻率。
關鍵區(qū)域(如射頻接口、連接器)需進行選擇性電鍍,額外沉積金、銀等低損耗鍍層,厚度根據(jù)需求控制在 0.1-3μm。
電鍍過程中嚴格控制電流密度(1-5A/dm2)、鍍液溫度(20-30℃)及攪拌速度,確保鍍層均勻性與平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