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玩法某些與百分類似,如需4人,2人一組,進行PK搶分戰(zhàn)。也是4張K和4張10各算10分,4張5各算5分,合計100分,但一般是兩副牌打,所以有兩百分。PK的目的是哪一組先搶夠一千分是為贏。偶有可能(機率較微)同時上一千分或一千多分(同分數時),就繼續(xù)PK直至其中一組更多分為贏。
千分是客家牌,但不是每個地方的客家人都會玩。千分玩法極具謀略與合作性,因牌多,記牌和出牌也要一定的技術性,所以很有玩頭,但也比較耗時。
“炸”-----三張相同的牌,炸比滑小(叫法是:如三張A叫炸A、三張4叫炸4等)
“順子”---順子長的是單連順三至A ,短的是三張順,比如345、但有個局限:2不能當順,比如123、234是不可以的;順子也可以對連順,跟單連順一樣長三至A,短是三連順對子,比如:445566,但不能三張及以上三連順和多連順,如777888999,這個打法斗地主才有。順子也可以“碰”,如有人打678,另一人打667788就可以接過來,也是優(yōu)先牌。
下面要介紹一些,供初學都學習。
牌面:每一張牌上標明不同的花色和點的一面叫牌面。一副牌的每一張牌面互不相同的。
牌背:牌面的背面就是牌背。一副牌的背圖案是完全一致的,而另一副則可能有不同的圖案。
點牌:4種不同花色的牌中表示2~10的牌。
花牌:4種不同花色的牌中表示K、Q、J和A牌。
頂牌:一疊牌的牌背向上,位于下面的一張或一部分牌。
雙面牌:兩面都是牌面的牌。
雙背牌:兩面都是牌背的牌。
異型牌:將普通牌根據魔術表演的需要加工而成的牌,如雙面牌、雙背牌、大牌等。
標位牌:一張牌在全疊牌中標明其他位置的牌。也稱指示牌。
切牌:又稱腰牌。從一副牌的頂部拿起一部分牌放到旁邊或放剩下牌的底牌下面。切牌可在桌上或手中進行。
瞥牌:握牌或洗牌時快速地偷看某一張牌。
閃牌:讓觀眾快速地大力地看一看某一張牌的動作。
扇牌:將一部分牌在手中握成扇形。
標準分牌:左手把牌握在掌中,拇指按在頂牌上往右前方推動,每次均將一張牌推出,右手配合左手的動作,將左手推出的牌一張接一張拿出疊放到表演桌上。標準分牌將全副牌的順序完全顛倒了。
單手分牌:只用一只手完成分牌動作。
翻轉分牌:將分出的牌每一張都翻成牌面朝上。翻轉分牌使全副牌原來的順序不變。
手彩:觀察不會覺察的技巧性動作。
錯引:用各種巧妙的辦法把觀眾的注意力從值得懷疑的關鍵動作上轉移開。這一點在表演魔術時是十分重要的。
拱豬
各地有不同的玩法,這里只介紹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一副沒有大、小王的紙牌,一人分得13張,其中,黑桃Q稱作“豬”,一圈打完,后得“豬”者計負100分;方塊J叫做“羊”,得“羊”者計正100分;梅花10稱作“變壓器”(簡稱作“變”),得“變”者,手中的得分要乘以2;紅桃一色牌(除2、3、4外)都是負分,但如果全色13張牌都得到,則都變成正分,其中A、K、Q、J依次是50分、40分、30分、20分,10~5各為10分,共計200分。出牌前,手中紅A、“豬”、“羊”和“變”牌中的一張或多張的人根據自己牌的情況賣牌,也可以不賣。賣牌后所有的分牌的分數加倍,即“豬”計負200分,“羊”計正200分,紅桃A~5共有400分。賣“變”后,梅花10見分即乘4。賣牌有明賣和暗賣兩種,明賣即把賣出的牌亮出置于自己一方桌面,暗賣則不亮牌,其他人不知道賣的是什么牌,難度相對要大一些。賣牌后即開始出牌,盤由黑桃2出牌,以后各盤由得“豬”者出牌。出牌時其他人必須跟出同色牌,如沒有同色牌,則可用其他花色牌墊牌。每圈4張出完,則把有分的牌抽出,歸這一圈牌大的方。各人以不得負分或少得負分并爭取得正分為目標。一盤打完則計算4人各自的得分。如果一圈中的一方把所有13張紅桃和“變”、“豬”、“羊”全部得到,則計為+1000分,其他人不得分。例如,一方后得的分數牌為:紅桃A、紅桃7、“豬”、“羊”、“變”,則他的得分為:[+50+(-10)+(-100)+100]×2=-120分,如果賣了“羊”和“變”,則其得分為:[-50+(-10)+(-100)+200]×4=+160分。
打牌以達到大家商定的分數時結束(一般是打到負多少分)。負分越多,輸得越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