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加工工藝在量產落地階段非常重要,工業(yè)設計師在外觀設計階段就必須提前先考慮好工藝設計,合理的工藝選擇能幫助產品順利量產,控制產品成本,精美的制造工藝也讓產品外觀更加美觀,更加吸引眼球。這也是覺得產品的外觀檔次是否能夠吸引消費者購買的重要因素。
機械設計技能:
1、學會查手冊、查相關論文,先自己了解個大概,別動不動就隨便問別人。
2、試著了解常用的外購件品牌,盡可能多的了解外購件和標準件的種類,拓寬知識面。
3、掌握標準的制圖技能,保證圖面美觀,標注合理,需要扎實掌握制圖標準和標注原則以及工藝知識。
4、掌握各種科學計算的方法和公式,從總體上要對產品的傳遞路線有把握。
5、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和選用原則。
6、學會借鑒現(xiàn)有產品的結構和設計思路(認真研究透后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7、不要只局限于結構設計,液壓和電氣知識都要了解。
8、常見的受力分析計算要知道方法和公式。
9、一些常用數(shù)據(jù)要熟記于心。
10、一定要有成本意識,沒有這個意識做機械設計你不合格。
11、制作文件以相關方案介紹要讓別人能看懂。(做到 Don't make me think)
12、關于計算學會做些計算表格(Excel公式),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
機械零件的設計常按下列步驟進行:1)擬定零件的計算簡圖; 2)確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載荷;3)選擇合適的材料;4)根據(jù)零件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效形式,選用相應的判定條件,確定零件的形狀和主要尺寸,應當注意,零件尺寸的計算值一般并不是終采用的數(shù)值,設計者還要根據(jù)制造零件的工藝要求和標準、規(guī)格加以圓整;5)繪制工作圖并標注必要的技術條件。
以上所述為設計計算。在實際工作中,也常采用相反的方式——校核計算。這時先參照實物(或圖紙)和經驗數(shù)據(jù),初步擬定零件的結構和尺寸,然后再用有關的判定條件進行驗算。還應注意,在一般機器中,只有一部分零件是通過計算確定其形狀和尺寸的,而其余的零件則僅根據(jù)工藝要求和結構要求進行設計。
標準化是指以制訂標準和貫徹標準為主要內容的全部活動過程。標準化的研究領域十分寬廣,就工業(yè)產品標準化而言,它是指對產品的品種、規(guī)格、質量、檢驗或、衛(wèi)生要求等制訂標準并加以實施。
產品標準化本身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l)產品品種規(guī)格的系列化,將同一類產品的主要參數(shù)、型式、尺寸、基本結構等依次分檔,制成系列化產品,以較少的品種規(guī)格滿足用戶的廣泛需要;(2)零部件的通用化,將同一類型或不同類型產品中用途結構相近似的零部件(如螺栓、軸承座、聯(lián)軸器和減速器等),經過統(tǒng)一后實現(xiàn)通用互換;(3)產品質量標準化,產品質量是一切企業(yè)的“生命線”,要保證產品質量合格和穩(wěn)定就必須做好設計、加工工藝、裝配檢驗,甚至包裝儲運等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化。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對產品實行標準化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制造上可以實行專業(yè)化大運生產,既可提高產品質量又能降低成本;在設計方面可減少設計工作量;在管理維修方面,可減少庫存量和便于更換損壞的零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