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靜電噴涂工藝流程有哪些工序?
(1)表面預處理。主要是脫脂、除銹、磷化,其方法與涂液態(tài)漆的預處理相同。
(2)刮膩子。根據工件缺陷程度涂刮導電膩子,干燥后用砂紙磨平滑,即可進行下道工序。
(3)保護(也稱蔽覆)。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層,在預熱前可采用保護膠等掩蓋起來,以避免噴上涂料。
(4)預熱。一般可不需預熱。如果要求涂層較厚,可將工件預熱至180~20℃,這樣可以增加涂層厚度。
(5)噴涂。在高壓靜電場下,將噴粉槍接負極,工件接地(正極)構成回路,粉末借助壓縮空氣由噴槍噴出即帶有負電荷,按異性相吸原理噴涂到工件上。
(6)固化。噴涂后的工件,送入180~200℃的烘房內加熱,使粉末固化。
(7)清理。涂層固化后,取下保護物,修平毛刺。
(8)檢驗。檢查工件涂層,凡有漏噴、碰傷、針氣泡等缺陷的,都應返工重噴。
(9)缺陷處理。對被檢出的有漏噴、針孔、碰傷、氣泡等缺陷的工件,進行返修或重噴。
靜電噴塑比傳統(tǒng)噴漆工藝的優(yōu)勢(“靜電粉末噴涂”俗稱“靜電噴塑”):
1、不需稀料,施工對環(huán)境無污染,對人體害;
2、涂層外觀質量優(yōu)異,附著力及機械強度強;
3、噴涂施工固化時間短;
4、涂層耐腐耐磨能力高出很多;
5、不需底漆;
6、施工簡便,對工人技術要求低;
7、成本低于同效果的噴漆工藝;
8、有些應用場合已經明確提出必須使用靜電噴塑工藝處理;
9、靜電噴粉噴涂過程中不會出現噴漆工藝中常見的流淌現象;
10、噴涂效果在機械強度、附著力、耐腐蝕、耐老化等方面優(yōu)于噴漆工藝;
11、發(fā)展速度快,除了象錘紋、桔紋、磨砂、高光、亞光、裂紋、閃金、閃銀等各種效果之外,近幾年陸續(xù)出現了耐高溫粉末、內低溫粉末、高耐候性粉末、耐水粉末、耐酸粉末、低溫固化粉末、UV固化粉末等等,使靜電粉末噴涂具有更為廣闊的前景。
就在不久以前,汽車制造業(yè)中車身的噴涂過程還是由兩部分組成的。通常采用空氣噴槍噴涂車身的內面和外面的第二道基漆,其他采用靜電高速霧化器噴涂車身外面的其它層油漆。這種分離式的工藝有很多缺點,一方面是空氣噴涂會造成大量不沾附噴涂物的損失,另一方面由于整個噴涂過程應用了多種設備和工藝,所以缺乏靈活性。此后人們不斷地進行改進,逐漸所有的制造商對車身外面的第二道基漆也采用了的靜電噴涂設備。這個過程業(yè)內稱為旋杯+旋杯噴涂,是目前工藝。接著提出的問題就是靜電噴涂設備是否也能應用于車身內面的噴涂呢?答案基本是肯定的,但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霧化器的結構一定要緊湊,以保證能對車身內表面的邊角部位進行噴涂。第二是霧化器形成的漆霧扇面的寬度可以在很大的范圍內調整。從理論上說,這樣的霧化器就既可用于車身外面的噴涂,也能用于車身內面的噴涂。
靜電噴涂設備具有更強的性能、更大的靈活性、更長的正常運行時間,同時還能降低成本-這樣的議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對我們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涂裝領域,特別是在水性涂料的靜電噴涂領域,雖然出現了各種新的解決方案,但不是由于牽扯面廣使得價格太貴,就是在靈活性方面達不到要求。
靜電噴涂設備的使用要求:
在靜電場的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的時候,不要站在塑料板或膠皮等絕緣板上面,以免人體在靜電場中感應帶電,與地面間產生電位差而發(fā)生電擊事故。因所使用的直流電流電壓高速100KV,所以,必須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施工,以免發(fā)生事故。
檢查油箱的引入線,特別是接電流表的地線是否接觸牢固,引入線應對號插入油箱的接線柱上;合上電源開關,這時綠色信號燈亮。燈絲預熱30分后,黃色指示燈亮,合上高壓開關,紅色訊號燈亮。
調節(jié)電阻器列所需的高壓讀數,用放電棒証實噴杯已接上離壓后,方可進行噴涂。按下電流表按鈕,觀察其輸出電流是否正常。若輸出電流不正常,或有放電聲,應立即切斷電源,停止使用,并進行電路檢查。
使用時應將配電盤外殼接地;把高壓電纜的引出線頭擦淨,插好并將縲母撐緊,把高壓電纜吊架,并與其它電力線保持0.5M以上的距離,以免高壓電纜方一擊穿,放電,發(fā)生事故。

